今天是:

新聞通知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河北工程技術學院 開展“重走趕考之路”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發布日期:2023-07-27    作者:     來源:     點擊:


2023年7月7日-23日,伟德bv“聽黨話,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團開展以“為新時代數字化技術賦能紅色文化教育---重溫‘進京趕考路’,做好‘時代答卷人’”為主題的“黨史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用專業視角研學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等重要紀念場所和建築物,繪制出“河北—北京”紅色地圖;整理出紅色建築的時代背景、宣講紅色故事,做到知黨、敬黨、愛黨,努力成為我黨精神的守護者,繼承者,傳播者。

第一站西柏坡革命紀念館

西柏坡是我國五大革命聖地之一。作為中國革命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中國共産黨在這裡領導了土地革命,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西柏坡革命紀念館由陳列展覽館、中共中央舊址、豐碑林、國家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館、領袖風範雕塑園、青少年文明園組成。其中,陳列展覽館内多角度展現了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戰鬥、生活的歲月,濃縮了黨中央在西柏坡的重大曆史事件,揭示了西柏坡的曆史貢獻和黨在這一時期的偉大實踐活動以及在西柏坡精神鼓舞下,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奮進,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書寫優異答卷的豪情壯志。

黨旗鮮豔,舊壁蒼黃。走進中共中央舊址,一股铿锵而厚重的曆史氣息撲面而來。分别參觀周恩來、任弼時、毛澤東、劉少奇、董必武、朱德等同志的舊居,重溫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創下的豐功偉績,對黨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進一步築牢堅定的政治信仰。如今,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應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傳承好西柏坡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

第二站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于1995年被确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于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紀念館坐落在唐縣縣城以北兩公裡處鐘鳴山下。站在友誼橋上,可見胡耀邦題寫的館名“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鑲嵌在高高聳立的牌坊上,紀念館周圍環境秀美,綠樹成蔭。


紀念館中講解員動情地講述着白求恩和柯棣華兩位國際共産主義戰士的光輝事迹,兩位偉大的戰士将自己的生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偉大的反法西斯戰争,相繼長眠于我們腳下的土地。從紀念館中走出,綠樹成蔭蟬鳴聒噪,鮮紅的黨旗飄揚在烈日下的熱風中,此時此刻,我仿佛看見80年前的八路軍中黨員戰士們挺起的胸膛。我們在同樣的熱風中,同一個廣場上,同一面紅旗下,然而與我不同的是,他們随後就沖上戰場将熱血傾灑,與青山同在。

白求恩精神孕育于世界反法西斯鬥争中,誕生于中國偉大抗日戰争裡,白求恩精神永不褪色、永不過時,必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第三站涿州博物館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黨中央領導人率領中共中央及其所屬機構,從西柏坡踏上了“進京趕考”的新征程。途徑唐縣、保定市區等地後,3月24日傍晚,毛主席一行乘車抵達涿縣,也就是現在的涿州市,在這裡度過了共産黨“進京趕考”前的最後一晚。

曆史因傳統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追尋“紅色足迹”,不但可以真切感受那一段段壯懷激烈的峥嵘歲月,而且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

中國夢趕考行,以夢促行,以行築夢,毛澤東一行雖然隻在涿州停留了短短的一天,“進京趕考”路上的“涿州故事”,卻始終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們要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學深悟透的過程中找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坐标,激發敢于擔當、砥砺奮進的精神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時刻以黨紀國法約束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新時代大學生隊伍形象。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通過沉浸式參觀學習,在實地實景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讓隊員們再次感悟到中國共産黨人艱苦奮鬥、不屈不撓、勇于鬥争的偉大精神,在思想上接受深刻洗禮,促使大家自覺學習黨史、黨章,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規矩。參觀結束後,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将“傳承紅色精神,赓續紅色血脈”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第四站清華園車站

“在列車停穩後,毛澤東同志第一個從火車上走下來,這是他離開整整三十年後,第一次踏上北平的土地。”


74年前,3月的北京乍暖還寒,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乘坐汽車告别了西柏坡。兩天後的淩晨,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從涿縣換乘進京專列,随着汽笛一聲長鳴,火車轟隆隆駛向北平城,首站到達清華園車站。

這是中共中央從農村走向城市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毛澤東同志非常生動地把這個轉折點稱為“進京趕考”。這條路就成為“趕考”之路,清華園車站也是趕考的第一站。

從清華大學往南,穿過繁華的成府路,拐進一條幽靜的小巷,沿着鐵軌走到盡頭,一座青灰色的車站映入眼簾。白色站匾上,詹天佑親手題寫的“清華園車站”仍然清晰可見。在經曆保護修繕和展陳布置後,這座113歲的車站,靜靜向人們述說着曆史。

第五站頤和園益壽堂

從清華園車站往西6公裡來到頤和園,在萬壽山前山東部,沿着蜿蜒的小路,半隐在凹凸的山體間有一座院落。這就是中共中央領導同志抵達清華園車站後,驅車前往的重要落腳點——益壽堂。 

“毛主席下車以後到了頤和園的景福閣,看了看頤和園的風景,然後入住到益壽堂,是個三合院。當時頤和園沒有飯,沒有健全的夥房什麼的,臨時到街上買一點吃的回來。到了中午休息後,下午到西苑機場閱兵,晚上5點回來益壽堂,宴請當時的民主人士吃了晚飯。”

74年歲月如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裡再次提到了新的“趕考”之路。如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回答好新時代的考題,是每個人值得深思的課題。


 

“趕考”新起點上,“聽黨話,跟黨走”的團隊成員們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以踔厲奮發、攻堅克難的奮進姿态,在推動科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奔跑。

第六站香山革命紀念館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雖然隻有半年時間,但這裡是我們黨領導解放戰争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國共産黨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習近平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的革命實踐,是黨領導人民從解放戰争的勝利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光輝篇章,是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鍵環節,是深入開展土地改革、初步實現廣大人民群衆當家作主的重要步驟,是踐行“兩個務必”和進京“趕考”告誡的曆史見證。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作為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所在地,山巒疊翠的香山滿是革命情懷和紅色精神,其中尤以香山革命紀念館為盛。館内共設28根柱子,象征着中國共産黨建黨到建國的28年奮鬥曆程。


 



 

 

銘記是為了傳承。繼往而開來,我們更要接續奮鬥,積極奉獻,腳踏實地,艱苦努力,帶着“進京趕考”的決心和魄力書寫青春華章,繼續闊步踏上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奮鬥的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實踐團沿着總書記足迹,重溫“趕考”初心,感悟紅色文化,帶着問題去,帶着感悟回。同學們紛紛表示,本次學習實踐知所從來,思所将往,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複興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