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7月16日,伟德bv輔導員劉曉玲老師帶領“薪火團隊”成員前往承德興隆縣開展“虛拟現實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暑假三下鄉活動。
第一站,團隊成員來到了九龍潭,峽谷奇觀,神秘誘人。學生們了解到此地的山水特色,将九龍潭的曆史淵源與當地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從真實曆史故事來源牽引出鯉魚躍龍門的九龍文化,再牽引出人傑地靈的泰甯文化特性。景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曾是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的後封山,山上為半原始森林次生狀态,有"京東綠色寶庫"的美稱。通過文旅的方式,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獨特魅力,并将當地風貌進行專業技術拍攝,以便後期用虛拟現實技術進行場景模拟。
第二站,團隊成員來到了興隆縣烈士陵園。随着時代的發展,烈士陵園的曆史文化功能和遊覽休閑的功能不斷的顯現,為紅色文化的傳承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革命老區參觀,他說:“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團隊為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此開展“鮮花獻烈士”。同學們瞻仰烈士紀念碑,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全體人員向烈士墓三鞠躬,并在烈士墓前獻花緻敬,緬懷革命先烈,寄托無限哀思,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第三站,團隊成員來到了中國山楂博物館,它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以山楂文化為背景,比較全面系統反映山楂發展曆史的專題博物館。該館于2015年1月1日正式落成開館,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有各類展廳21間。興隆縣山楂種植曆史悠久,早在明嘉靖年間,興隆山楂就被視為貢品、珍品。博物館向我們展示了山楂的種植和加工過程,讓我們團隊了解到這一傳統農産品還對加快地方農業産業化進程、促進地區資源型礦區經濟轉型,發展接續産業、培育企業文化,增加企業社會影響力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四站,團隊成員來到了充滿詩情畫意而聞名的興隆縣安子嶺鄉詩上莊村。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沿着河岸步道前行,團隊參觀著名詩人劉章的故裡,遊覽了詩歌長廊,了解到近年來,詩上莊村将詩意與生态相融合,開展鄉村文化建設,将詩歌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了解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鄉村發展的情況。
奮鬥新時代,實踐正青春。學生們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縣城,認知鄉村,了解當地發展狀況,深刻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和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在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充分發揮其專業特長,宣傳當地文化服務社會,積極助力鞏固拓展宣傳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美麗縣城建設、地方文化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