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發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稱"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谏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國策,停止内戰,一緻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内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内戰争走向抗日民族戰争的轉折點。
西安事變主要人物及背景
楊虎城
别名楊忠祥,民國陝軍将領,陝西蒲城人,刀客出身。24歲自賦詩:“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黃河後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幹一場。”1892年生,早年曾參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國民黨,曆任國民黨第17路軍總指揮,陝西省主席等職。1936年12月,與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西安事變後,楊虎城被蔣介石逼迫出國,後被騙囚禁達12年之久,其間楊虎城的夫人于1947年逝世。1949年9月6日,楊虎城将軍在重慶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殺害,終年56歲。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領導當天調查楊虎城的下落,第二天發現楊虎城的遺體。12月16日,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分别發來唁電。1950年1月15日,重慶市政府舉行隆重的追悼會,劉伯承、鄧小平等黨政負責人及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文教界、新聞界代表共1000餘人參加了追悼會。同年,将楊虎城遷葬于西安城南長安縣韋曲鎮的“楊虎城将軍烈士陵園”。
張學良
字漢卿,号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甯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生于遼甯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将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将領。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内戰,曾同楊虎城将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複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歲。
西安事變事件過程
西安事變的爆發,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張學良将軍在抗争時期主張的“攘外安内”政策,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左而直接導緻了西安事件的爆發。
1936年8月29日,得知國民黨特務逮捕秘書、東北大學學生代表、中共地下黨員宋黎和馬紹周、關沛蒼,張學良命譚海率衛隊營包圍和查抄了陝西省黨部,即為“豔晚事件”。張學良乃電請蔣委員長親往鎮壓。
1936年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别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将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谏。
事變解決後,南京市民自發放鞭炮到機場迎蔣幹,怎麼到最後連個簽字都沒有?張回道:“你們政治覺悟沒我高,蔣介石雖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實力還在,既然我們要放。他,要把他捧為領袖,那麼逼他簽字,他到時還會反悔,要一個君子協議也很好。”
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平安抵達洛陽後,《大公報》稱:“全國民衆聽到這個喜訊,都歡喜得幾乎要發瘋了。昨天晚間,全國自都市至城關,自成人以至兒童,都熱烈慶祝,歡聲徹夜,這種情形,真是揭開了曆史的新頁。
西安事變的曆史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它促進了中共中央逼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從此,十年内戰的局面基本停止,國内和平初步實現。中國共産黨在這次事變中力主和平解決,充分體現了對團結抗日的誠意。西安事變在國共重新合作的客觀形勢漸次成熟的時候,起了促進這個合作的作用。在抗日的前提下,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成為不可抗拒的大勢。
今天,回顧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曆史事件,深刻體會其背後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帶給我們諸多啟示。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曆史的。在當代中國,隻有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跟黨走,奮力建功新時代,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必須要堅持走适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必須勇于承擔曆史使命,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提升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成效,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