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這為我們指明了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在當前我國正處于正确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曆史關口,手工業不僅承載着傳承與發展鄉村文化的重任,更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深刻指示,2024年7月21日至7月22日由伟德bv輔導員劉蕾、潘亞靜老師帶領鄉村智慧“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石家莊藁城區屯頭宮燈博物館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和鄉村振興結合的實踐成果。




鄉村智慧“星”團隊成員在紀念館前合影
7月21日,鄉村智慧“星”團隊進入藁城屯頭宮燈博物館參觀,在指導老師劉蕾與指導老師潘亞靜的引領下了解到藁城宮燈博物館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博物館内陳列着各式各樣的宮燈,從漢、唐、宋、明、清各個時期的宮燈到現代創新産品,應有盡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宮燈發展史的窗口。




鄉村智慧“星”團隊成員館内學習




紀念館内部分文物展覽
通過參觀屯頭博物館,讓團隊深刻認識到手工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發展特色手工業,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還能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屯頭地區正是通過挖掘和弘揚自身的手工業優勢,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和産品,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購買,從而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雙赢。
7月22日,在指導老師劉蕾與指導老師潘亞靜的帶領下,團隊來到當地農戶家學習傳統手工業宮燈的制作,通過學習,團隊成員們了解到宮燈的制作工藝複雜且精細,通常包括備料、設計、制作骨架、裱糊、裝飾、組裝、檢驗與包裝幾個主要步驟。通過制作宮燈,團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創新。通過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可以賦予傳統手工藝新的生命力和競争力。




團隊成員學習制作宮燈


團隊成員發放并指導村民填寫調查問卷
此次石家莊藁城屯頭宮燈第一村之旅,鄉村智慧“星”團隊積極探索了手工業與現代科技的聯系。它們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推動着鄉村的全面振興。展望未來,伴随科技的持續進步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鄉村振興之路必将愈發寬闊,鄉村的明日定将更加燦爛美好。
終審:黨委宣傳部